- · 《当代外国文学》栏目设[09/30]
- · 《当代外国文学》数据库[09/30]
- · 《当代外国文学》收稿方[09/30]
- · 《当代外国文学》投稿方[09/30]
- · 《当代外国文学》征稿要[09/30]
- · 《当代外国文学》刊物宗[09/30]
云首发!新晋茅盾文学奖得主、外国文学大咖畅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20 年 8 月 3 日晚 7 点,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世界文学》杂志主编、翻译家高兴,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院长、教授、翻译家赵刚,本书译者、北京外国
2020 年 8 月 3 日晚 7 点,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世界文学》杂志主编、翻译家高兴,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学院院长、教授、翻译家赵刚,本书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语教研室主任李怡楠,一起做客腾讯新闻×单向LIVE直播间,出席最新出版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作品《怪诞故事集》云首发活动,和读者分享托卡尔丘克怎样以文学的形式提出了关于当下这个世界的种种问题。
“世界的浅吟低唱被城市的喧嚣、计算机的杂音、凌空而过的飞机的轰鸣,以及信息海洋中那令人厌烦的白色纸片给取代了。”
“今天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仅不会讲述未来,甚至不会讲述当今世界飞速变化着的每一个‘现在'。”
2019 年宣布将 2018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也将她独具魅力的“第四人称叙事”带入了世界读者的视野。
出席云首发活动的嘉宾们用兴奋而充满哲理的语言传递着对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赞许和喜爱。
高兴认为:“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她是不拒绝讲故事的,她特别强调讲故事的重要性。另外,她是一个建构者,不是一个解构者;她是强调意义的,强调每部作品、每本小说起码都要围绕着一定的意义。这就使她的作品具有了一种迷人的贴心的光泽。托卡尔丘克始终以一种温柔的、亲切的方式邀请我们进入她的文学世界,进入她的世界之后,种种奇妙、种种魅力,就有待于我们一步步发掘了。
复杂性和综合性也是托卡尔丘克叙事的别样之处。李洱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她的小说看作是一种蘑菇。一种综合性的,既非动物,也非植物,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介于神话思维和日常思维,介于人物传记和童话之间的故事。”李怡楠认为:“托卡尔丘克热衷于进行这种碎片化的短篇的创造。她是在当今时代的文学中寻找一条新的道路。她不一定是在用这种方式迎合碎片化的时代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但是可能这种方法——就是她的这种短故事,背后蕴藏了很多很深刻的思考。”
赵刚则从地域和历史的角度,解读了托卡尔丘克创作中所预示的宏大历史:“波兰也是传统的欧洲价值观和现代文明挤压的一块土地”。他以《绿孩子》为例,小说中所呈现的文明与野蛮的碰撞和博弈,同样也是波兰民族所面对的。赵刚说:“像波兰这些国家,在过去几百年,甚至是一两千年——如果从希腊时代算起的话,他们一直在欧洲文明圈的边缘地带,处于文明中心和野蛮人之间的冲撞地带。所以这让他们内心一方面非常珍惜、非常怀恋他们所生长、所适应的那个乡村环境、自然环境,那个大自然的环境;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已经被卷入到、被代入这个现代文明的轨道之上。”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始终保持对这个时代的审视与思考。《怪诞故事集》是托卡尔丘克出版于 2018 年的新作,中文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李怡楠教授从波兰语直接翻译。
该作品由十篇小说组成,托卡尔丘克笔下的“怪诞”故事,不同于十九世纪风靡的怪诞或哥特故事,也迥异于东亚传统中的志怪小说,它们更多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以更为宏大的文学视野,对人们日常经验之外的那个现实世界的书写和对未来的想象。这十个故事,正是打破了人与自然、与物质世界的界限,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于人类生活的另一种表达。诚如李洱所言:“如何认识这个时代,如何把握这个时代,如何用小说的方式应对这个时代,托卡尔丘克确实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我们来认识她,从而来审视自己。”
活动过程中,主持人、浙江文艺出版社上海分社编辑中心主任李灿也向读者介绍了即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的托卡尔丘克作品全系列(共九部),包括长篇小说《糜骨之壤》《最后的故事》《雅各布之书》等,以及小说集《衣柜》《鼓声齐鸣》等。《衣柜》将于上海书展期间与广大读者见面,《糜骨之壤》也将在9月份推出。
本次为时两小时的线上发布会获得了读者朋友们的广泛关注,最高直播观看达到 5.8 万人。通过直播平台,读者朋友们还进行了实时互动。
活动结束后全国有 20 余家媒体发布了活动回顾报道,其他媒体报道还在陆续发布中。
2019 年 10 月 10 日,在结束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与勒克莱齐奥的高峰对谈活动后,诺奖“双黄蛋”揭晓,浙江文艺出版社的诺奖阵营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文章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网址: http://www.ddwgwxzz.cn/zonghexinwen/2021/021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