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京剧《沙家浜》缺乏人道主义精神?由此凸显当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沙家浜》曾经隶属于样板戏中的一部。就本人的观感来说,《沙家浜》并非十全十美,觉得它有一点俗,江湖味太浓,反而没有干净利索的《智取威虎山》来得那么清新透亮。 最近去

《沙家浜》曾经隶属于样板戏中的一部。就本人的观感来说,《沙家浜》并非十全十美,觉得它有一点俗,江湖味太浓,反而没有干净利索的《智取威虎山》来得那么清新透亮。

最近去了“沙家浜景区”,当然这是一个假古董,好坏暂且搁置,但回来看到一篇评论《沙家浜》的文章,题目叫:“终极关怀式微的人性追问——从人道主义看样板戏《沙家浜》”,却如鲠在喉,不得不产生一点感想。

这篇文章发表在2013年8月号《景德镇高专学报》上,虽然学报的级别不高,但反映出一本低级别的学报上,使用的分析方式,却是当今文学史研究领域最通用的话语体系与逻辑框架。可以说,中国文学史的话术,带有众口一词的共情性,从上到下,大家都用一种通行的理念,以求得论证的保险与结论的通过率。
因为学报上的文章,都是四平八稳的,你说它有什么独立的见解,显然不可能,因为你发一点异样的见解,首先编辑不通过,发表不可能,毕业没希望。

这篇文章的简介里点明作者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生于1993年,发表文章的时候,正好二十岁。对样板戏没有任何直感的体验,而文中常识性的错讹更是随处可见,比如文中说《芦荡火种》最初由同名小说改编,显然是缺乏常识性的错讹,反映出作者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根本没有看过沪剧据以改编的两篇回忆录,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种低级的错误。

文章认为“从人道主义的视角来看《沙家浜》,显然它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它没有诚实而深刻地去表现那种在政治主控的话语中的真实人性,也没有对个人的主体性、差异性给予相当的关注,所以剧中的人物也或多或少携带着‘样板’的呆滞,少有生气。”
《沙家浜》有千个不好,但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指责它的缺陷,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至少在影片里,阿庆嫂在听闻战斗们被困湖荡里、处于饥寒交迫的困境中的时候,她的表情逼真地传达着一种出自人性内在的焦虑、担忧、挂念的纤毫微末,你说电影里的阿庆嫂没有人性?没有人情味?

这篇评论中充斥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评论中开始流行的一套影响直到今天依然占据主流的语词,如主体性、终极关怀、消解等等,但这些理论,事实证明,并不能反映文学的本质特征,它们不过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弹性化的名词,来套用多样化的现实,从而来完成这些理论应用者对文学的肆意解读。

笔者不久前,又随便翻到了一本名叫《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的书,书中提及了笔者最近刚刚重新阅读的《红旗谱》,令人吃惊的是,这本书把《红旗谱》归类到“成长类小说”,认为主人公朱老忠在小说里有一个成长的线索,并称“成长小说”是现代小说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红旗谱》有它的长处,但它的标新立异之处与特质之处,是否就是它的“人物成长性”?“人物成长”是否就是小说成功的标志?
如此说来,《红色娘子军》里有着人物的成长,是否就是木秀于林的特立独行之作?
如果按照人物成长的定性来比况的话,《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开始的“大闹天宫”里有没有他的顿悟与成长?那么,《西游记》是否也是一部现代意义的文学作品?

所以,个人感到,当代中国文学评论,都是自己发明一套理论,如陈思和的“民间理论”,自得其乐地套用在复杂的文学现象上,根本无助于我们把握与认清文学本质特征;另一种可能,就是套用西方的现成的理论框架,强行地扣在中国的文学现实上,然后把鲜活的文学原本,给分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文章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网址: http://www.ddwgwxzz.cn/zonghexinwen/2020/1110/378.html



上一篇:美国女诗人获诺贝尔文学奖 系史上第16位获奖女
下一篇:2019年度科研贡献先进个人何欣老师科研成果推介

当代外国文学投稿 | 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 当代外国文学版面费 | 当代外国文学论文发表 | 当代外国文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当代外国文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